​​​社会空间与健康环境实验室

Social Space and Healthy Environment Lab
简体中文
休闲娱乐场所可达性与步行时长的关系研究《2023中国健康城市科学学术年会》
董佳宜, 王于成, 孙子文*
来源: | 作者:董佳宜, 王于成, 孙子文* | 发布时间: 2023-10-16 | 208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要

步行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体力活动,在预防肥胖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最新研究发现,西方利用混合用地促进居民步行行为的方法在中国并不完全适用。因此,一些研究将混合用地拆解,分别探讨不同类型的设施对居民体力活动的影响。相关研究聚焦于食品便利及公共服务设施,而电影院、网吧、KTV和洗浴中心等休闲娱乐场所作为我国现代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空间载体少有研究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区环境中休闲娱乐场所的可达性对步行行为的影响。研究采用邻里环境步行量表(NEWS-A),在运城(n=177)、绥化(n=187)、北京(n=396)三地共收集了760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此外,结合性别、城市等因素差异,探讨了建成环境中休闲娱乐场所的可达性与步行行为之间的具体关联。

本研究发现:1.与食品便利设施(如摊贩、果蔬商店等)研究结果相反,距离较近的休闲娱乐场所对步行活动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而距离较远 (如21-30分钟步行时长)的休闲娱乐场所与较长的居民步行时间关联性显著;2.相较于女性,男性的步行时长与休闲娱乐场所(除电影院外)的可达性相关性更高;3.与大城市(北京)相比,中小型城市(运城与绥化)居民的步行时长与休闲娱乐场所可达性的相关性更显著。本研究表明,休闲娱乐场所的空间分布对城市居民的步行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当其位置相对远离社区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居民的体力活动。研究结果在休闲娱乐场所的视角下为不同城市的健康社区设计、城市更新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城市活力,促进健康行为。